发现苗头不对劲
这事儿得从上个月说起。我常去的大学城那家咖啡馆,突然发现不少女学生坐那儿,不是看书也不是聊天,全在刷手机。好家伙,一坐就是大半天,可乐续了好几杯,姿势都不带换的。
刚开始我还寻思,现在学生都这么忙?后来有次凑巧看到旁边一姑娘的屏幕——好嘛手机挂着一个养成游戏自动点点点,平板上追着电视剧,另一只手还在划拉短视频!眼珠子在那几个屏幕之间滴溜转,我叫了她三声“同学你包掉了”,愣是没听见。这状态,真给我惊着了。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想深入了解,差点吃闭门羹
回家琢磨这事,越想越觉得有点严重。我寻思得找点真实案例。正好认识个在高校当辅导员的朋友老李,立马微信上找他唠。
结果他倒一听我来意就叹气:“哥,你这可戳我肺管子上了!这事我头都要炸了!” 他压低了嗓门跟我吐槽:“系里几个成绩滑坡厉害的女生,十有八九是栽手机里了。晚上宿舍熄灯后躲被窝刷手机到两三点,白天课上哈欠连天,甚至专业课老师都跑我这儿告状,说有人睡醒一觉书还没翻页!” 他那边苦笑:“你说我咋管?收手机?学生都成年人了。谈心?当面嗯嗯嗯答应得挺转头照旧。”
找当事人聊聊?碰了一鼻子灰
光听老李说还不够,我这好奇心加责任心蹭蹭冒。厚着脸皮,挑了个下课时间,在大学教学楼外拦了几个看着面善的女同学。
我堆着笑问: “同学方便聊聊手机使用习惯不?就几分钟!”
结果人家反应各异: 有的跟受惊小兔子似的,摆摆手飞快溜了;有个推推眼镜,挺客气但拒绝得贼干脆:“不好意思不太方便”;还有个更直接,打量我一眼,丢下一句“你该不是推销办卡的?” 得,第一次尝试,完败!看来直接“采访”这招行不通。
换个思路,自己动手摸规律
硬来不行,咱就软磨。我琢磨了好几天,想了个招:搞个“21天屏幕轻断食”小实验。
在网上发了个帖子,想征集点志愿参加的学生,结果响应者寥寥,估计都觉得我在整什么幺蛾子。但咱也不能撂挑子!心一横,自己亲身模拟!
具体这么干的:
- 在用的安卓手机装了那个传说中“数字健康”功能。
- 设目标:每天刷社交、短视频时间压到2小时以内。
- 重点来了!我还模拟了女大学生几个高危“沉迷场景”:早上赖床半小时刷手机、吃饭必须看下饭视频、自习时手机放旁边“我就看一眼结果成了连续剧”、晚上睡前必须刷到眼皮打架。
结果?头几天简直要了我的老命!闹钟响了,手像自己有想法,自动伸过去摸手机点开微博;吃饭没视频看,感觉饭都不香了;看书不到十五分钟,心里跟猫抓似的想看看微信群有没有新消息;晚上一躺下,总觉得“再刷五分钟就睡”,结果一看时间,嚯,又一个小时没了!最崩溃的是,那破“数字健康”统计页一打开,看着那深红色的超时柱状图,真特么羞耻!这还只是我自己一个人的假想实验。
干预,从小的改变开始
这么难受了几天,我寻思不能坐以待毙,得采取点措施自救,顺便总结点能分享的东西:
- 环境隔离法: 看书学习?直接把手机丢客厅充电!物理隔绝最实在。睡觉前半小时?手机绝不带上床!枕头边放本书(催眠效果贼好)。
- 替代方案: 吃饭时没视频看难受是?改听播客!耳朵忙着,手和眼睛也能歇会儿。想解压的时候,别打开短视频,逼着自己出门跑一圈或者跳绳,出一身汗反而舒服。
- 组个小团体互相盯: 后来拉了两个之前响应过帖子的大学生进微信群,我们仨互相打卡,每天报告屏幕使用时间截图。谁要是严重超标,就在群里发个5块钱红包“罚”一下。小钱钱的力量比老父亲般的说教管用多了!有监督才有动力。
不是终点,经验有点用
折腾了这二十几天,我自己是成功把平均每日娱乐时间压到了俩小时以下(虽然中间几度反复),那两个大学生也反馈说有改善,至少不会在图书馆坐一下午结果一页书没翻光刷手机了。
这趟实践下来,我发现防沉迷这事,核心就三点:承认问题的存在、别想着一刀切、得找点其他能吸引注意力的事儿填上那个空虚感。 指望一次谈心或者装个监控软件就万事大吉?纯属做梦!得像调理身体似的,慢慢来。最重要的永远是开头那一步——得自己或身边的人意识到:“我/她好像被这玩意给‘绑’住了?” 意识不醒,神仙也难救。
后续?老李听了我的报告挺感兴趣,说想试试让他们系学生会搞搞线下“无手机自习角”。好歹没白忙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