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工前的准备
昨天刚跟完项目组的进度汇报会,好家伙,数据模型又改了!赶紧把新到手的文档包下到本地,新建了个“大气项目8月抢救版”文件夹,顺手冲了杯速溶咖啡提神。
死磕核心功能模块
上次做的实时污染源预警功能被用户吐槽太复杂。这回直接把操作界面砍了一半,就留了三个按钮:红闪警报、黄闪观察、绿闪安全。测试时把自己手机绑到模拟器上当传感器,结果咖啡打翻在键盘上,警报按钮误触狂闪红光,吓得家里狗子满屋逃命。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- 踩坑点1:PM2.5阈值调太低,郊区风力发电站一开工就触发黄闪,报警器响得像催命符
- 暴力解决法:凌晨三点爬起来偷改参数,把风扇对着设备猛吹,数据达标才敢睡觉
可视化地图搞疯人
最崩溃的是区域热力图渲染。明明用开源地图库导入了省市边界线,显示出来却像个被啃过的烧饼。西北角永远少块数据,拖拽时整个画面抖得像手机开了振动模式。项目经理在飞书上连发二十条60秒语音骂街,我举着手机贴耳朵边听了半小时,发现是坐标系参数填反了。
跟后端玩俄罗斯套娃
以为模型跑通就能交差,结果数据组给的接口文档全是祖传老代码。有个叫“大气湍流修正因子”的字段,返回的数据结构是:套了三层数组的字符串!后端小哥还嘴硬说“当年设计就这样”,气得我现场手写解析函数,键盘差点砸出八百个坑。
最骚的是当我用测试账号登录时,后台居然自动替换成两年前的旧模型数据。测试组追着我骂了三天才发现,是某位离职大神埋的“彩蛋”逻辑”——但凡用户名带“test”全进沙盒模式。这项目能活到现在真是命硬。
现在的鬼样子
折腾两星期总算在演示版做了个基础框架:
- 污染预警按钮加了震动反馈,误触率从80%降到50%
- 热力图改用区块拼贴方案,虽然像打满马赛克但好歹不闪退了
- 接口数据用铁锤逻辑暴力铺平,管它几层数组统统锤成一张二维表
临下班前给PM看成果,他盯着满屏补丁突然问我:“气象局的实时数据源对接了没?”原地裂开——光顾着填坑,把最关键这事给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