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帮心理咨询师朋友做网站,原本以为就是放个简历加联系方式的事。结果真正动手才发现,专业治疗师的官网门道真不少。光首页排版就折腾了三天,朋友一句话把我打回原形:"来访者点进来都不知道你能治咋敢找你?"得,推倒重来。
一、踩过坑才明白的核心模块
起初想着搞个视觉高大上的单页设计,被现实啪啪打脸:
- 擅长的领域必须放首屏:原来焦虑症和亲子沟通根本不是同一拨来访者关心的,得把"产后抑郁""青少年叛逆"这些词怼到眼前
- 证书得带照片晒出来:墙上挂的咨询师执照拍糊了,愣是跑去行政大厅补办新证重拍
- 咨询流程必须透明:最初写的"首次访谈评估"把年轻人吓跑,改成"前50分钟先互相了解"才有人预约
二、血泪教训换来的必备功能
最要命的是预约功能。试过三个工具都翻车:
小编温馨提醒:本站只提供游戏介绍,下载游戏推荐89游戏,89游戏提供真人恋爱/绅士游戏/3A单机游戏大全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绅士游戏下载专区
- 时间管理插件死活不同步:显示9点空档实际在开督导会,害得朋友穿睡衣给来访者开视频
- 付款方式漏掉分期选项:学生党咨询三次就消失,后来才知道人家凑不齐单次800
- 紧急联系方式藏太深:有来访者崩溃时找不到"危机干预"入口,现在直接置顶在导航栏
最意外的是文章栏目。朋友随手写的《面对焦虑时深呼吸反而更糟》阅读量爆了,评论区冒出二十几个预约申请。这才发现科普文章比证书照片更有说服力。
三、看似无用却救命的小设计
上周朋友突然打电话谢我:隐私条款里加了段"匿名咨询流程",救了个怕被同事认出来的来访者。具体操作很简单:
- 昵称代替真名登记
- 企业微信替代手机号
- 发票开成"信息服务费"
就这点改动让那位外企高管持续咨询了三个月。
现在这网站看着远不如最初设计稿精美,导航栏挤满"价格说明""可预约时段""紧急联络"这些土掉渣的按钮。但朋友说最近70%的新来访者都靠网站转化,比心理咨询平台抽成划算多了——虽然我总怀疑人家是被他首页那张傻呵呵的撸猫照片吸引的。